建筑工程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师生及学生代表观看电影《志愿军:浴血和平》

发布者:宣传委员苑佳恒发布时间:2025-11-05浏览次数:10

 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近日,建筑工程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师生党员及学生代表集中观看《志愿军:浴血和平》,在光影中回望历史、感悟初心。

 影片以“军事+谈判”双线叙事,展现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相持阶段,于战场浴血奋战、在谈判桌坚守立场的斗争历程,深刻诠释“打得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”的战略智慧与和平追求。

 观影中,师生党员及学生代表们神情肃穆,被志愿军“寸土不让”的信念和谈判中的坚定博弈深深震撼,真切体会到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力量,更感和平生活来之不易。

 观影后,支部组织研讨,师生党员及学生代表结合自身情况分享感悟,氛围热烈真挚。

 孙博闻:电影《志愿军:浴血和平》以震撼的战争图景与深沉的人性叩问,将观众带回那个用青春与生命捍卫家国的年代。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上,年轻的战士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——那不只是军事对抗,更是民族气节的悲壮彰显。影片并未止于宏大的战争叙事,而是透过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牺牲与抉择,揭示和平的沉重代价:每一寸山河无恙,都浸透着英雄的热血。当银幕上的炮火归于沉寂,历史的回响却愈发清晰:今日的和平,正是昨日无数无名者以“浴血”换来的“和平”。这不仅是历史记忆的传承,更是一面映照当下的镜子——在不见硝烟的年代,我们该如何铭记、传承这份沉甸甸的家国担当?影片给出的答案振聋发聩:对英雄最好的告慰,就是珍惜并守护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,让牺牲不被辜负,让精神永续流传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杨宇超:今天通过观看红色电影《志愿军:浴血和平》,我深受震撼与洗礼。影片以“边谈边打”的双线叙事,展现了谈判桌前的据理力争与战场上的浴血冲锋,让我读懂“和平是打出来的”这一真理。从姚庆祥坚守“不开第一枪”的牺牲,到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壮烈;从谈判团队面对傲慢美方的沉着应对,到林月明用石块拼出和平鸽的期盼,每一幕都直击人心。这些英雄不过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,却用血肉之躯铸就和平防线。身为党员,我们当铭记先烈遗志,传承不畏强敌、捍卫正义的精神,以实干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。

 从银幕到现实,这场观影既是精神洗礼,更是生动“初心课”。师生党员与学生代表纷纷表态:教师党员将以志愿军“浴血拼搏”精神深耕育人,传递和平真理;学生党员会“谈判守立场”的坚定,在学业实践中勇担重任;青年学子将缅怀化为行动,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,让爱国主义薪火相传,在新征程续写奋斗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