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十九大,引领“建工”人

发布者:江雪标发布时间:2017-11-23浏览次数:29

 陈剑岚 建筑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

还记得,我心无旁骛,潜心求学。

还记得,我心怀感恩,毕业离校。

还记得,我心潮澎湃,结缘中侨。

现在的我,承载青春责任和担当,是一名光荣的中侨学院工商管理系辅导员!

---题记

刚过去的教师节,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辅导员这份崇高职业的责任和担当,与我164名学生短短5个月的相处,我深知,在这片沃土上,我承担着帮助学生塑造灵魂、塑造人生、塑造品格的重要使命,融入中侨、扎根中侨、奉献中侨,争做一个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辅导员。

一、引领学生锤炼品格

“立德树人”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:“教育是教人做人,先生不该专教书,应教人做人,学生不应只顾读书,应学为人之道。”作为一名辅导员,我将注重学生的人格养成、道德品行等,培育中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。在十九大来临之际,结合学校共青团建设,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,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,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,引领青年学生思想,把我们中侨的学生培养成为“理想远大、热爱祖国的人”、“追求真理、勇于创新的人”、“德才兼备、全面发展的人”、“视野开阔、胸怀宽广的人”、“知行统一、脚踏实地的人”。

二、引领学生健全素质

着力构建“三全育人”的德育工作体系,发挥学校教育、管理和服务系统的全部力量,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实处,做到学生心灵深处,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。育人,首先要自育,强化自身师德建设,我将以身作则,感染学生,以模范的行为带动学生、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、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。其次,以工商管理系分团委建设为保证,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环境。以分团委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各团支部的每位团员青年,依托身心健康教育,关注困难学生群体,提供成长服务;开展就业指导,健全就业毕业指导服务体系;支持学生组织,营造学生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的氛围。最后,根据年级的特点和规律,分年级、分阶段,系统化实施德育目标:依托学校、社会、家庭三方,齐抓共管,三位一体开展德育工作;顺应大势所趋,有效运用网络新媒体的迅捷性、交互性,充分发挥“上海中侨学院工商管理系”微信公众号的建设,以迎接十九大为契机,积极推进学生德育工作进网络体系的探索和实践,使互联网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、新阵地。

三、引领学生奉献祖国

“做好学生引路人”是习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希望和要求。作为高校辅导员,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,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,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,不断增强“四个自信”;在引导学生报国奉献上下功夫,积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,服务国家战略,激励学生把报效祖国、服务人民、奉献社会作为价值追求。

一分耕耘一分收获、一分努力一分进步、一分坚持一分成绩,辅导员的工作是繁琐的,更是意义重大的,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只是班务工作的管理者,更是他们思想上的引路人,要努力地把学生引导在积极向上的阳光之路上,与学生共同体验着成长的艰辛与欢乐!